2.铣背、开槽不当引发质量问题探究。
①铣背工序是胶订工艺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只有把书贴对折线的“脊”铣断,让热熔胶渗透进去粘牢每一页张,才能保证不会出现散页、掉页等情况。从这一角度看,似乎铣背量越多胶订质量就越保险越好,其实不然。因为铣背量一旦偏多,一方面会给铣背刀、开槽刀增加阻力,易使刀口变钝,导致书背变形和铣毛书背,使书背“吃胶”不均而影响粘结牢度;另一方面铣背量过多又容易铣破书贴订口部位。所以在要求书背尽量整齐条件下,铣背量以能铣断书贴最里页为原则。
②要把书背铣平,铣刀盆的倾斜度是否调整好和铣背刀是否锋利直接影响铣背是否平整,铣背不平将直接影响到书的质量,如斜背、空背等现象。
③开槽深度、宽度、间距调整不当,影响胶黏剂与书页的接触面积,降低粘结强度,造成散页,掉页等现象。
④铣背、开槽产生的纸毛屑清理不彻底,随着在书背上和沟槽内的纸毛屑阻碍胶液的渗透和浸润,造成部分书贴粘结不牢,发生书芯断裂、散页。
三、包封面工艺质量问题探究
1.胶棍与书背间隙要调整好,一般情况下,胶棍与书背的间隙为1~1.5mm,使书背及沟槽内的胶层涂布均匀,避免空背、散页等现象的发生。
2.施胶厚度一般要求在0.8~1.5mm之间。胶订书是否能粘结牢,关键在于热熔胶与书背纸张纤维是否粘结牢固。如果热熔胶与纸张没有粘结好,胶层再厚也是不起作用的。很多企业一方面追求售价低廉的热熔胶,另一方面又施胶过厚,这既不能保证胶粘订书本的质量,又是资源浪费。实际上使用质量好的热熔胶,胶层不需过厚,摊在单本书上的热熔胶成本可能更低。0.8~1.5mm的胶层厚度完全可以满足15mm厚度以下胶订书的要求,而且不会出现书背折断等现象。当然超过15mm厚度的书采用胶订还需适当增加施胶厚度,但最好是采用锁线胶订或或次包封,否则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3.侧胶的宽度应在3.o~7.0mm范围内。侧胶过窄,封面粘结不牢,侧胶过宽,会造成野胶或粘连图文(这是严重的质量问题)。应该经常检查侧胶轮是否工作正常,绝对不要出现侧胶不均,甚至无侧胶的严重质量问题。
4.定型后的书背应平直,无皱褶。书背定型后是否平直,是否出现圆弧状书背,一端平直一端拱起,书背皱褶,起岗线等不良现象,关键在于书芯是否压紧、压平、包封托板和水平夹板的压力和调整状态是否合适,封面压痕线位置是否正确,书夹压力是否正常(对于不同厚薄的书芯,书夹的压力是需要调整的)等诸方面需规范到位。另外目前圆盘机出书端的弧状滑板,在书本较厚时,落书时书背容易被砸变形。因此,有必要时在落书过程中用手接书,然后轻轻放到输送带上,以免书背变形。
5.剂黏度要适当,时间合适的热熔胶。目前在质量抽检中,经常发现已涂有侧胶却没有粘结上封面的现象,这是由于环境温度过低(特别是冬季),侧胶工作温度过低,封面过厚是否压好痕线或边胶固化时间不合适等原因所致。而要使热熔胶不溢出到封面或书背上,关键是需要尺寸较大的封面。现在很多出版社或用户所设计的封面短于书芯的长度,在包封面时往往造成书背或封面挂胶,这要求操作人员要经常及时清除溢出的热熔胶和胶丝,以确保书背和封面的整洁。
胶订书刊的质量问题,不仅仅是装订的问题,它牵涉到方方面面,要提高书刊胶订质量,不仅要解决热熔 胶的生产和使用问题,还需要解决自 身的技术水平,从书刊胶订生产材料、工艺、设备、环境各环节人手,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