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商业综合体的人想与农贸市场结合,做农贸市场的人想走商业综合体路线,两者组合后,到底谁主谁次?
当一线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体量过剩,消费需求区域饱和,农贸市场成为运营者竞相追逐的新目标。当农贸市场开始走品牌化路线,市场方也开始将目光聚集到商业综合体、住宅楼盘上来。当农贸市场与商业综合体结合,该如何处理好两者的主次关系?
既然要处理好主次关系,那么,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在实际运营中,农贸市场与商业综合体,谁主谁次?
单从面积上来讲,很明显,商业综合体是主体,但从另外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相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客户引流主体:农贸市场
从客户引流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农贸市场是主体。农贸市场里卖的是刚需产品,消费频次最高(几乎每天必须购买),消费者忠诚度也最高(客户消费习惯稳定),消费群体最为广泛(上至60岁老太太,下至20多岁小白领)。
任何商业想要取得成功,人气总是首当其冲,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消费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相比之下,商业综合体内各类业态消费的非刚需、随机性、低频次和流动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只能在客户引流领域充当“配角”,当然,这是一个挑大梁的“配角”。农贸市场搭台,商业综合体唱戏,农贸市场把客户叫过来,商业综合体需要竭尽所能让客户愉快地买买买!
二、现金流主体:农贸市场
每天进货卖货,农贸市场里的“现金”始终处于永不停息地流通当中。虽然农贸市场做的是小本生意,但是由于客流量大,其现金流水依旧十分可观。现如今的社会,金融工具的使用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这导致“现金流”成为很多企业的硬伤,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整个企业可能一夜之间崩塌。
现金流强大者拥有话语权!从现金流角度看,农贸市场现与商业综合体相比,前者的平稳流通使其占据主体地位。
三、品牌打造主体:商业综合体
如果让你说出几个商业综合体里面让你印象深刻的品牌,想必大部分人都会轻轻松松地列出七八个,无论男士女士。但是,如果让你说出几个让你印象深刻的品牌农贸市场,除了内行人会说出“杭州古荡农贸市场、杭州东山农贸市场、杭州骆家庄农贸市场”,想来是少有人能说出几个品牌市场的名字。因此,就品牌打造而言,商业综合体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然而,乱世出英雄,在农贸市场领域,“品牌”的旗帜已经举起,谁能抢占先机拔得头筹,谁就可以一呼百应号令千军万马。如果你有先见之明,在这个农贸市场品牌空白蓝海时期去打造品牌,无异于在聚宝盆里挑选珍宝。
四、社交互动主体:商业综合体
在所有的社交活动中,能让人建立良好信任感的有效途径,莫过于让他们在一个非功利的环境中,拥有一段共同成长、共同克服困难的经历。商业综合体在构造一个非功利的环境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因此,在社交互动功能上,商业综合体是主体。
农贸市场是一个基于“社区邻里”稳定居住关系连接,以日常买菜、聊天为社交形式的互动场所。由于菜场的面积限制和业态自身属性,社交互动的开展有一定局限性。
商业综合体本身在整体规划上,业态就更为丰富,且呈现出两个趋势:一、空间价值利用最大化向公共空间最大化转变;二、实物业态占比不断降低,体验类业态占比逐步上升。不难发现,各大商场里珠宝、服饰、家居用品等不是最受欢迎的业态,让商场更受欢迎是的咖啡厅,书店,电影院,舞蹈、乐器等才艺培训,亲子教育……
当人们的物质财富积累到衣食无忧的程度的时候,人们对于高质量的社交和学习教育的需求会日益强烈。商业综合体作为构建人们想要的环境,提供人们所需的服务主体,在与农贸市场组合的同时,更多地导入优质体验式服务类产品,让商业综合体牢牢抓住“高频次刚需消费群体”和部分“低频次个性化消费需求”,更亲民,更接地气。
农贸市场与商业综合体的组合,谁主谁次?从以上四个不同角度去看,两者平分秋色。在作者看来,两者的组合是优势互补,需要在运营的不同阶段,突出其中一方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优势,实现共赢的目标。
原本做农贸市场的,不需要仰望商业综合体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原本做商业综合体的,也不需要钦羡农贸市场的“民生事业接地气”,我们只需要脚踏实地好好耕耘各自的优势领域,以自己的优势与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发展。
【行业干货】往期精彩回顾:
农贸市场品牌化步入红利期,有的人已经行动,而你还在观望等待?
同样是管理农贸市场,为什么有人焦头烂额有人名利双收?农贸市场该怎么管?
是时候让年轻人加入农贸市场经营管理队伍了!怎么做呢?